8月30日至9月1日,信息工程学院积极组织全院学生以线上观影、自主学习等多样形式,共同收看“苟利国家生死以——2025年福建省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”及以“铭记与奋斗”为主题的央视《开学第一课》,两场课程视角各异,却共同聚焦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与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,开启了“海小信”们新学期的奋进篇章。
引人注目的是,思政课堂中采用的AI技术复原历史场景、数字化沉浸式叙事等创新手段,引发了信工学子的强烈兴趣和专业共鸣。同学们既为林则徐“苟利国家生死以”的爱国赤诚所震撼,也深切体会到信息技术在文化传播、价值引领中的巨大潜力,进一步激发了科技报国的专业认同与使命意识。
观看结束后,各年级学生结合专业背景与自身感悟,展开了热烈讨论:
数媒3241刘毓俊:以前对林则徐的了解只停留在课本上的虎门销烟,这次思政课让我全方位认识了他。他从福州贫家子弟一路成长为民族英雄,历经无数艰难险阻,却始终坚守爱国初心,这种精神让我深受鼓舞。
软件3231陈恒杰:林则徐在禁烟、抗英等行动中展现出的担当和勇气,正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借鉴的。我们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,将来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,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。
物联网5212陈博洋:不仅是一部纪录片,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。它让我深刻认识到,延安不仅仅是一个地名,它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这种精神,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,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电子3231施华莹:作为新时代学子,我们虽无需像先辈般直面生死考验,但这份“以国家为重”的精神应刻进心里。今后我会把这份感悟转化为动力,认真学习知识,提升自身能力,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,让爱国情怀在日常点滴中落地生根。



本学期,信息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,以抗战胜利80周年为契机,深入挖掘“信”工文化内涵,将“嘉庚精神”等宝贵资源有机融入课程思政,开展“赓续爱国情,奋进信工梦”主题活动,引导“信工”学子坚定理想信念、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发展,争做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