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“笋”乡,感劳动之辛
我的家乡在建瓯市房道镇连地村。建瓯简称芝,有文字记载的历史3000多年,是一座1800多年建县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。连地村位于武夷山脉东南麓,建瓯市以西18公里,平均海拔470米,属房道镇高山片区。连地村因气候独特,土壤肥沃,以黄土为主,土层深厚,冬笋、春白笋、毛竹等物产丰富,盛产的“连地笋”堪称建瓯一绝,自古以来便是连地村的知名特产,相传当年连唐太宗都对“连地白笋”朝思暮想,着迷“鲜境”,每年连地白笋上市,还要召集群臣共赴笋宴。
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,让我们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宅在了家中,也因为宅家的时间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思考,更多的时间与家人相处,更多的时间接触、了解家乡。
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后,还在家乡的我跟随家里的长辈上山挖竹笋。早上六点起床吃个早饭,带着中午饭就拿着锄头上山挖笋。挖笋首先得看竹叶的颜色,通过竹叶的颜色来判断埋在地底下是不是长着笋,如果竹叶是青绿色的,底下是笋的概率比较大。挖竹笋的时候要横着去挖,不能竖着去挖,如果竖着去挖的话就会把竹子的根给挖掉,这样竹子就不会再长了。除了挖笋我们还要清理竹笋上的根茎、泥土、装框装车拉到市场上。
一天下来很是辛苦,也深深体会到了父辈们的艰辛与不易,也因此让我更加坚定应当努力学习。在学校中学习,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同样可以学习。

